close


 

今天去看了「大夢想家」!
電影介紹什麼的就免了,純粹是寫個自己的心得嘛~
我沒看過Mary Poppins也沒看過歡樂滿人間,聽說裡面有一些橋段是看過的人才懂的,不過應該無傷大雅。
 
一開始給我的感覺就很好,草地上的女孩跟旁白,營造出很舒服的感覺。
女主角的童年一開始是很美好的。
 
其實還滿喜歡這種交叉敘事的手法,運鏡可能是用那個雲啊那個霧啊、窗戶延伸或是角色的同個動作做為場景之間轉換,不會太突兀。
 
從中間開始我就時不時的流淚,父親酗酒、母親差點自殺等的情節,顯現出了女主角小時候童年的灰暗面。媽媽跟他說:「我知道你比較愛你父親,但總有一天你會了解的。」這邊實在超級哀傷,幸好幸好她有救回媽媽。
 
父親是她人生中(不僅是童年)很重要很重要的角色,所以她才會要求班克先生不能有鬍子、她的筆名才會叫崔佛斯、把梨子丟掉等等,即使她長到那麼大,還是很在意父親。
「我是不是又讓他失望了?」在其他人唱完銀行的歌之後,她自言自語這麼說。
另外她不善與人相處的地方也有點到,例如不把經紀人當朋友或是在酒吧喝茶沒人聊天,其實也是父親的影響吧。
 
其實女主角就像個走不出去的孩子吧,她捍衛著版權,因為故事裡的人物就是她的家人,你怎麼能把家人賣出去?但我想不只是這個原因,她對父親有愛,可能也有恨與愧疚自責。我想她多少有覺得自己把父親害死的想法,所以她一直活在這些童年的陰影(雖然這麼說不太恰當,畢竟好壞的回憶都有),不讓自己忘記,把自己禁錮在這裏面。
 
所以在聽到編劇改掉結局,讓Mr.Banks修好風箏的時候,她的表情整個不一樣了。看著大家歡樂地唱著歌、跳著舞,好像父親並沒有死掉,她能藉著這個並不真實的幻境安慰自己。邊看他們跳舞、女主角打著節奏,到後來一起跳,我忍不住一直哭。現實做不到的事,就在虛幻中滿足吧,讓我們能夠稍稍地得到慰藉。
 
迪士尼飛來倫敦找女主角,說出自己為何堅持Mr.Banks要有鬍子時,才看見即使是迪士尼這樣的人,也有著不太開心的童年。而當他對女主角說要她放下過去的時候,我也是一直哭啊哭啊哭。
 
最後看著電影時也是,Mr.Banks朝濃霧走遠時,女主角流下了眼淚。而迪士尼知道她為什麼哭,告訴她Mr.Banks會回來的。雖然現實中的父親是再也回不來了,但如果至少這部電影的父親回來了,我還能欺騙自己一下。
 
除此之外整部片讓我哭的點超多,當司機說出自己女兒情況的時候、當女主角遞給司機簽名與信的時候、當女主角要去參加首映會司機來接的時候、當女主角在首映會紅毯上米奇來挽她手的時候、片尾再出現一次Saving Mr.Banks的時候。
 
大概是有共鳴,所以才會哭得這麼嚴重吧。
 
父親是個大夢想家,所以他並不適合這個錢錢錢的世界,Mary Poppins不是來拯救小孩的,她是來拯救Mr.Banks,也就是父親的。
 
迪士尼和PL崔佛斯也是大夢想家,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守護著自己珍貴的夢、自己的家人。
 
太久沒有寫東西,總覺得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了......總而言之這部片我非常非常喜歡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ikoac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